你的位置:ag官方网站入口 > ag官方网站入口介绍 > 《说文解字》第912课:细说“剑”字,小篆的剑,为啥会多一点
发布日期:2025-01-23 19:27 点击次数:68
接着我们的《说文解字》课程,本课只讲一个字,即“刃”部汉字“劒”。“劒”在现代汉语简化为“剑”,是现代汉语常用字。收录在1988年国家语委颁布的《现代汉语常用字表》中。
劒(剑)。读jiàn。《说文解字》给出的解释是:“劒,人所带兵也。从刃,僉声。劍,籀文劒从刀。”形声字。本义是剑。
图片
(剑及各部分名称)
段玉裁《说文解字注》:“今之匕首也,人各以其形貌大小带之。”许慎这里的“人所带兵器也。”指人们随身佩带的兵器。剑与其他兵器有所区别,即可以随身佩带。段玉裁说剑就是后世的匕首。匕首即小剑。
由于剑的字形较多,我们需要看一下它的字形演变:
图片
(剑的字形演变)
剑的金文从金,僉声。字形作“鐱”。篆隶一般从刀作“劍”,或从刃作“劒”。在现代汉语,都简化作“剑”。鐱、劒、劔、劍、劎,这些字形大同小异,表达的意义亦相同。
用得最多的剑字的繁体,是“劍”,因此,右边僉字之外的形旁,通常会惯性地认为是从“刀”,而《说文》以“从刃”的“劒”为正体,这也是我们所见小篆的“劒”多一点的原因。实际上,我们只用记得“剑”字在《说文》,是归在“刃”部而非“刀”部的就好了。
剑的本义即古代兵器,两面有刃,中间有脊,安有短柄。
《左传·僖公十年》:“伏剑而死。”(里克)用剑自杀而死。李白《古风五十九首》之十六:“宝剑双蛟龙,雪花照芙蓉。”
本义之外,剑还有其他用法:
(1)剑术;剑法。《汉书·李广传附李陵》:“臣所将屯边者,皆荆楚勇士奇材剑客也。”臣所率领的屯边士兵,都是荆楚的勇士奇才剑客。这里的剑客,指的是精研剑术、剑法的人。
图片
(剑客图)
(2)用剑杀人。晋代潘岳《马汧督诔序》:“有司马叔持得,白日于都市,手剑父仇。”刘师培《古书疑义举例补》:“盖杀人之器谓之剑,而以剑杀人亦谓之剑。”
(3)挟在胁下。《礼记·曲礼上》:“负剑辟咡诏之。”郑玄注:“负,谓置之于背;剑,谓挟之于旁。”孔颖达疏:“剑,谓挟之于胁下,如带剑也。”
(4)坚实。《墨子·备水》:“其二十人,人擅有方,剑甲鞮瞀。”岑仲勉注:“'剑甲’之'剑’,原意为透不过,故军人所服厚甲曰剑甲,犹现代之御弹衣。”
图片
(剑甲即坚甲)
(5)地名。所指有二:其一,四川省剑门山的简称。大、小剑,即大、小剑门山,为古代军事要地;其二,云南省剑川的简称。清代张泓《滇南新语·生啖彘》:“然剑人究以燎毛者为上品。”
图片
(剑门山上剑门阁)
剑字的小篆写法如图:
图片
(劒的小篆写法)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上一篇:没有了
下一篇:没有了